毛概复习题111

问题描述:

毛概复习题111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为什么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2.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3.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依据、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一是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二是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三是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式来看没,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是什么?
(1)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2)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3)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4)性质:1、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的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5)前途: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6,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必然性: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有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到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现实可能性: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部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相互的矛盾和斗争,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7,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2、是对执政规律的深化;3、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4、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9.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10,为什么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可作为辨析题(正确))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史目的,稳定是前提.(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担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具有共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是什么?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们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14,如何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1)因为劳动者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必然出现差距;(4)城市、地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这些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
15,试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根本不同.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西方议会的议席是各个政党、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政治分赃的结果,背后都站着供养它的利益集团;第二,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三权分立”由议会、政府和法院把持,经常以牺牲民权利益为代价争吵不休、互相扯皮;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西方议会的议员则是“职业议员”是一个拥有自身特殊利益的共同体.
16,试述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国家多党制的区别.
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相适应,具有如下特征:(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3)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参加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1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它的本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存在着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为少数人服务的民主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为多数人服务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只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政治程序上可以被称作民主制度,在政权性质上则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程序和政治性质相一致,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
1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基本方针: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定安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填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