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的好句分析

问题描述:

雨霖铃的好句分析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1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恻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  
  前三句通过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可见他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于是后面便迸出“执行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寥寥十一字,真是力敌千钧!后来传奇戏曲中常有“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的唱词,却不如柳词凝炼有力.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词是一种依附于音乐的抒情诗体,必须讲究每一个字的平仄阴阳,而去声字尤居关键地位.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清人万树《词律发凡》云:“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即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为层层加码,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怀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情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此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语,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可见结构之严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而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耐人寻绎.
  《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
  凄、苦、惨、悲、痛、恨、愁”贯穿始终,令人不忍再读.这首词写来极有层次、曲折回环,以千种风情衬尽了羁旅愁苦,人间别恨.真可谓想见难,别更难.
  《雨霖铃》抒写柳永在汴京同恋人分手时的离愁别恨,艺术手法相当高.概而言之有一托物言情、广用白描.
  《雨霖铃》的成功还在于其独到的表现手法:层次分明,语意明确,铺叙景物,倾吐心情,绝少掩饰;善于用“点染”法,反复涂抹,渲染效果.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观止.
  这首词写将别、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尤其是把别后的情景描写得比真的还真,又以景视之,使人不觉得是虚构的,足见柳永的艺术手法之高妙.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细胞的物质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