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丹阳寄述古 苏轼 的翻译和赏析

问题描述:

行香子 丹阳寄述古 苏轼 的翻译和赏析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到底梅花与春景那一个才是真实的呢?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赏析:
  此词是苏轼早期酬赠词中的佳作.词中多用忆旧和对照眼前孤独处境的穿插对比写法,触目兴怀,感想当初,抒写自己对杭州友人的相思之情.作者词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不仅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而且流露出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情真意切,诗意盎然,含蓄蕴藉,是此词的主要特点.
  上片前四句追忆熙宁六年作者与友人陈襄(字述古)江村寻春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其时苏轼作有《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陈襄的和诗有“暗惊梅萼万枝新”之句.词中的“梅雪飘裙”即指两人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与诗情,使他们游赏时无比欢乐,销魂倾魄.“故人不见”一句,从追忆转到现实,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同游的故人不眼前,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他了.作者笔端带着情感,形象地表达了与陈襄的深情厚谊.以下三句表明,词人更想念他们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风景胜地——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过片四句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这里用了个《青箱杂记》中的轶事:“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作者借用这一典故,廖廖数语便把昔日自己与友人寻常行乐光景都活现出来.”别来相忆,知是何人“又转到眼前.此句以诘问句的形式出现,文思极为精巧.词的结尾,作者巧妙地绕了个弯子,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不是泛指,而是说的西湖、钱塘江和城西南诸名山的景物,本是他们杭州时常游赏的,它们对他的相忆,意为召唤他回去了.同时,陈襄作为杭州一郡的长官,可以说就是湖山的主人,湖山的召唤就是主人的召唤,”何人“二字这里得到了落实.一点意思表达得如此曲折有致,遣词造句又是这样的清新蕴藉,可谓意味深长.
  这首词,今昔对比、物是人非之感表现得极为恰切、自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词的结尾妙用拟人法,将无情的自然景物赋予有情的生命,含蓄而有诗意地表达出词人对友人的绵绵情思.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100 ,11
下一页: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