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老舍《想北平》、韩少功《前方》、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赏析各一篇,

问题描述:

求老舍《想北平》、韩少功《前方》、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赏析各一篇,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1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想北平》赏析
  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出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最有影响的作品,如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都是用北京话写的,也是以北京为题材的,通过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心理特点真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社会风情画.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京,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他又不愿只“凭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通过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写出他对北京的无限眷恋.
  作品一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道:“我真爱北平.”但他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反复强调,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灵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义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京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京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扑克似平常最奇崛,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京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京喻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因此,他对北京表达的爱心,也颇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北京的“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他所表现的,是“我”和北京,“我”和有“你”,“你”中有“我”,融中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仅要告诉读者北京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京的爱,他不是在“写”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但这并不是说老舍对北京的爱是盲目的.这爱中有理性,有认知.写出一个地方的特点,包括一个人对某个地方的喜爱,往往要通过比较才能看得出来.在文章中,老舍声言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北京之美,“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而且“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京“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北京“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总之,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另外,作者特别说道,北京虽然也是有钱人的天堂,但“你我这样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尽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这最后一句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想北平》的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通白是为了加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使它亲切感人,也是锤炼语言的结果.作者曾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象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纯净、简洁同样也*千锤百炼.比如文章写到积水潭:“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有物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
  大地上的异乡者——曹文轩《前方》赏析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文章开头概括描写了人物的神情:“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如果让我们顺着这句话先看图片,你一定会觉得画面中的人物神态各异,有迷茫,有惶惑,有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中有的可能是迫于生计而背井离乡,有的是为了理想而打拼天下.不管属于哪一种,反正画面上破旧的车厢足以衬托出生活的贫困,可以想象出他们在贫困中奋力改变现状的可贵,以及读者对他们的理想实现不了的悲哀的同情.而曹文轩先生却用睿智的眼光看出了照片中一个带有人类生存的哲学共同的轨迹:“离乡——思乡——返乡——再离乡”.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身在异乡的人总是魂牵梦绕自己的故乡?故乡对于一个游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的表情到底说明了什么?
  作者在文章开头用连续发问的方式引起了人生的思考:“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答案为“他们正在路上”.这里正道出了生存的真谛.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实际上已经走在路上了.这是一条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之路,虽然有的人欣然逢着顺境,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季羡林《人间第一爱》)绝大多数人免不了坎坷逆境,只好在这条路上苦苦地求索.正如文章所描写的那样,人们在路上充满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的心理状态.“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这是作者用细节描写的乘车人的表情.通过这一表情的描述,印证了文章第二小节所说的“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个中立意虽有反弹琵琶的味道,而作品的新颖之处也许就是从逆向思维中得来的.
  文章对人类的离家行为进行了叙述和分析.“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概括起来,作者说了离家的四种情况:“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诱惑着人们”离家远行;“离家也许是出于无奈”;而“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因此,作者在文中围绕人类离家的行为的同时阐释了这样的乡愁的主题:首先是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如“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这使我们回想起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将领奥德修斯凯旋途中抵拒女神的场景中的乡愁;我国古代《诗经·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还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等等漂泊的旅人,尤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王维的这首诗应该是异乡游子抒发乡愁的先声.等等.至于“人离乡贱、物离乡贵”的古训早已成为游子们思乡情愁的人生经验.其次是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人在外面的世界中回获得生命的满足;由于种种原因,人不得不离家.再就是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作者通过思乡的呈现方式与乡土情结来形象化地诠释,即为什么思乡(我心归去),远行与回望(永在路上);最后揭示了故乡的价值指向,即通过“我的故乡”“今生今世的证据”来说明思乡是恒久的烙印.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不难发现,作者从哲理层面来思考人生的悲剧性存在,并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人无法还家”,“即便还了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一如作者文末的发问:“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这些是由实就虚——将实指的“家”转变为抽象化了“精神家园”.从而形象化地阐发了“人无法还家”的原因.记得柯蓝《道路》说过:“人们寻找的,不是道路,而是那道路的终点,是那广阔的、平坦的终点.只是为了通向终点,才寻找路,才从最难最难的路上走过……”
  二十世纪德语诗坛最杰出的表现主义诗歌的先驱,特拉克尔有一句名言:“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人在世间漫无边际地游荡,追寻着他所不能确知的梦想,这一切也许仅仅是因为生是一种偶然,而理想总在彼岸,因此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身处异乡.寻找归宿的终有一死者身处异乡,直至踏上永恒而崎岖的归途.正如散文大家周国平所说:“总括起来,‘记住回家的路’就是: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记住从世界回到上帝的路.人当然不能总活在社会和世界中,但是,时时记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会的纷争和世界的喧闹中沉沦.”(《记住回家的路·小序》)是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易经·乾卦》).家,尽管“温馨与安宁”,但是人总要面对“前方”,走出家门.那么,有一幅对子说得好,“漫观天上云卷云舒,笑对庭前花开花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应该是人类“向前”的理由.
  总之,本文作者由离家,谈到离家的原因,再谈到路上的表现,由起初的激动到“早已认识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而产生的惶惑、茫然、不安,而从“具象化的旅行”
  “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谈及“人生的悲剧性实质”,层层深入,一步一步的上升到哲理思索的层面.针对一幅图片,大家往往会抓住图中人物的表情神态来做文章,但是曹文轩先生却抓住他们“离家”这一点来写,分析原因和离家后在路上的心理表现及其成因,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从常规思维中跳脱出来,而有了全新的诠释.“家”,是人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身之所.全文既继承了古典文学淡淡的忧愁的美学意蕴,又具有当代人生创新思维的哲理思考.语言优美,主旨深刻.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江南的冬景
  赏析: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化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本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
  本文共写了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冬日散步图.作者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景,午后的温暖,蕴藏生机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雾中的情趣等等,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钟爱.
  江南的冬景:温润、晴暖、优美.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景,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屋外曝背谈天图:太阳照,小鸟叫,哪像冬天?如此晴暖温和的天气倒像是在奏,更有屋外空地里的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也许远处的白霜还没有全化去,但是一副和乐融融的气氛已经弥漫在画面里了.如此晴暖和煦的冬天,确实可爱.
  冬郊植被图: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要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以色彩入文,给画着色.
  寒村微雨图:运用(淡笔写意)虚实相生、侧面烘托.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细树、乌蓬茅屋酒客(长桥、乌蓬小船、细雨、灯晕).色彩朴素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悠闲、洒脱、得失俱亡.
  虚实相生是营造意境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本画面中,“秋收过后”是时间,“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的小村子”是地点,“门对长桥窗临远阜”“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等构成了冬日农村图景,是实景.在这个实景上,作者“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月晕”这些虚景,使实在的冬日农村图景具有了“微雨寒村”的意境.
  江南雪景图:这幅画,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而是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冬景的意境.作者巧用前人诗句,以补散文没有说尽的余意,使文章跌宕多姿:时而使人沉浸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时而又将人带进优美的画镜里,取得以少胜多的效果.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村童弄雪.色彩浓淡相宜. ——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雪景的这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同时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黑看写雪景的一段.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日暮时候见到老朋友了是“能饮一杯无”,更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地嬉戏着,忽有一孩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螟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郁达夫《雨》)
  文章在其他段落里也引用的诗句.(暮雨潇潇江上村)“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危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句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
  旱冬闲步图:
  朱自清《春》可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优美的文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和印象,严整的结构成为我们大家学写散文的楷范,确实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特别讲究结构的营造,他是用结构来一步步推动情感的发展的,而郁达夫的文章前面写过散步了,这里又在写了,这正反映了郁达夫散文的与众不同:笔随意转,他让结构随着情走,随着意走,文章到此,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进入了郁达夫营造的那种优美的氛围中去,他带着我们到江南进行了一次情绪上的散步.作者写到此,也抛开笔,到湖上散步去了.写景达到了“忘情忘我的境地”.“觉得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达到忘情忘的的境地.”
  郁达夫的文章不拘于形,而重写意,写性灵,写他对自然的主观感受.其实在文章中也是时时可见的.
  举例:第8小节对景色不做细致的描写,而是抓住自然景色给他的最深切的印象,去写出景色的神韵来.品评诗歌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他自已也知道这些诗歌不一定烈军属的就是江南的雪景,写景人不一定就是江南人,但是他不管这些,他要的是诗句所体现出的正好和江南的雪景相合的那种意境.
  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自觉地溶入了自己的个性.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