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ls2017012110544098七年级期末历史题-法律资料-人文社科-专业资料

问题描述:

第1页(共23页)

2016-2017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学校七年级(上)期末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答案请涂在答题卡上)

1.假如要去参观我国最早的人类遗址,那么你将去的省份是( ) A .陕西 B .北京 C .山西 D .云南

2.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 ) A .会直立行走 B .手脚分工 C .过群居生活 D .懂得人工取火 3.江南地河湖密布、潮湿炎热,据此判断这里的河姆渡居民住的是( )

A .高楼大厦 B .干拦式房屋 C .半地穴式房屋 D .窑洞式房屋 4.“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

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中国 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500年( )

A .晚500年 B .早5000年 C .早500年 D .晚5000年

6.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照( )

A .血缘亲疏关系 B .地域关系

C .权力大小关系 D .能力大小关系 7.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8

.如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

第2页(共23页)

应是( )

A .A B .B C .C D .D

9.“退避三舍”的成语出自于( )

A .吴越争霸 B .晋楚争霸 C .秦朝统一中国 D .刘邦项羽争霸 10.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各国的变改革 B .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 .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 .人类智慧的提高

11.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 ) A .墨子﹣兼爱、非攻

B .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

C .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D .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12.“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国家控制的是( ) A .编制户口 B .土地私有 C .奖励军功 D .奖励生产 13.根据甲骨文发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 D .战国

14.下面各项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A . B . C . D . 15.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代表的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16.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在古今社会,下列符合孔子“仁”的思想的行为是(

第3页(共23页)

A .以强凌弱 B .乐于助人 C .以大欺小 D .杀富济贫

17.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楷书

18.根据你所学习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

A .陈胜、吴广 B .项羽进咸阳 C .刘邦进咸阳 D .文景之治

19.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是( )

A .恩赐同宗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 .树立皇帝权威

20.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你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通

21.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22.东汉后期农民起义的名称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绿林起义 C .黄巾起义 D .刘邦项羽起义 23.以下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C .“神医”华佗制成了全身“麻沸散”

D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一计算机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24.《九章算术》的特点是( )

A .以例题为为中心 B.以推理为中心

C .用图形阐释理论 D.以计算为中心

2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 .《史记》 B.《汉书 》 C .《春秋》 D.《尚书》

第4页(共23页)

26.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②“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③实行屯田

④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7.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

A .220年 B .221年 C .222年 D .223年

28.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到江南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长期战乱 B .北方人口太多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北方自然条件恶化

29.“北麦南稻”至今仍是我国老百姓的饮食格局,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不同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这是因为( )

A .南方人口增多

B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面食营养价值更高

D .北方人口南迁后习俗逐渐交融

30.“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内迁开始于( ) A .三国时期 B .东汉末年 C .西晋末年 D .南朝时期

3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 .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 .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2.被誉为是世界上首部农学“百科全书”的是( )

A .《三国演义》 B .《史记》 C.《齐民要术》 D .《水经注》

33.如图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气韵高雅,飘逸潇洒,被誉为“天下第一”

第5页(共23页)

( )

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34.如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石窟艺术代表云冈石窟大佛(20窟),它位于我国( )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南省 D .甘肃省

35.你一定去过茅山,右图是句容茅山上一个景观,图中人物是道家哪位代表人物?(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二、非选择题(30分,36题14分,37题16分.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 36.阅读下列材料: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请回答:

(1)毛泽东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西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这两位帝王为加强监察制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

第6页(共23页)

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禁止用鲜卑语),一从正音。……。”

﹣﹣司马光《资治通鉴》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 (2)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3)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4)材料二中“魏主”是谁?材料中“一从正音”指什么事件?

(5)通过学习材料一秦国和材料二北魏变法,你认为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第7页(共23页)

2016-2017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学校七年级

(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答案请涂在答题卡上)

1.假如要去参观我国最早的人类遗址,那么你将去的省份是( ) A .陕西 B .北京 C .山西 D .云南

【考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元谋人.

【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假如要去参观我国最早的人类遗址,将去的省份是云南.

故选D .

2.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 )

A .会直立行走 B .手脚分工

C .过群居生活 D .懂得人工取火

【考点】山顶洞人;北京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知识点.

【解答】在火的利用方面,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故选D .

3.江南地河湖密布、潮湿炎热,据此判断这里的河姆渡居民住的是( )

A .高楼大厦 B .干拦式房屋 C .半地穴式房屋 D .窑洞式房屋

【考点】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

【解答】由图可以看出,该房屋高于地面,

是河姆渡居民为适应江南潮湿炎热的

第8页(共23页)

环境而建造的干栏式房屋.

故选B .

4.“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

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中国 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了龙与华夏族.

【解答】龙是一个传说中的物种,它是人们综合各种动物图腾特点想象出来的,它的形象突出反映出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故选B .

5.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500年( )

A .晚500年 B .早5000年 C .早500年 D .晚5000年

【考点】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

【分析】本题考查了用两个公元前年份相距时间的换算.

【解答】公元前与公元前年份相距时间公式为两数相加减,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500年早500年.公元前的年份数值越大,年代越早.

故选C .

6.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照( )

第9页(共23页)

A .血缘亲疏关系 B .地域关系 C .权力大小关系 D .能力大小关系

【考点】夏商周的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分析】本题考查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的原则.

【解答】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周王之下等级最高的是诸侯.

故选A .

7.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考点】春秋五霸.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

【解答】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故选B .

8.如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A .A B .B C .C D .D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位置.

【解答】战国位置按口诀记:东南西北到中间,齐楚秦燕赵魏韩.秦国的位置应是C .

第10页(共23页)

故选C .

9.“退避三舍”的成语出自于( )

A .吴越争霸 B .晋楚争霸 C .秦朝统一中国 D .刘邦项羽争霸

【考点】春秋五霸.

【分析】本题考查晋楚争霸.

【解答】公元前7世纪后期,楚国与晋国在城濮大战,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故选B .

10.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各国的变改革 B .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 .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 .人类智慧的提高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铁器和牛耕的有关内容.

【解答】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由于广泛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单位生产和个体经营的特色的小农阶层成为社会基础的可能,井田制中“千耦其耕”的奴隶集体耕种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

故选C .

11.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 ) A .墨子﹣兼爱、非攻

B .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

C .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D .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考点】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

第11页(共23页)

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B 连线错误.

故选B .

12.“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国家控制的是( )

A .编制户口 B .土地私有 C .奖励军功 D .奖励生产

【考点】商鞅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解答】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编制户口.该措施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有利于加强国家控制.

故选A .

13.根据甲骨文发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 D .战国

【考点】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解答】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面,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故选B .

14.下面各项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A . B . C . D .

【考点】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四羊方尊.

【解答】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A 甲骨文、C

兵马俑和

第12页(共23页)

D 铁器都不是青铜器.B 是商代的四羊方尊.

故选B .

15.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代表的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考点】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解答】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下、以强凌弱的战争;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法治.

故选B .

16.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在古今社会,下列符合孔子“仁”的思想的行为是( )

A .以强凌弱 B .乐于助人 C .以大欺小 D .杀富济贫

【考点】老子和孔子.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仁”的理解.

【解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下列思想行为符合“仁”的是乐于助人.以强凌弱 、以大欺小和杀富济贫都不能体现孔孟的“仁”的学说.

故选B .

17.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楷书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篆.

【解答】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秦始皇在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故选C .

第13页(共23页)

18.根据你所学习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

A .陈胜、吴广 B .项羽进咸阳 C .刘邦进咸阳 D .文景之治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秦末农民战争.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后期,秦二世任用奸臣赵高,政治腐败,徭役繁重,最终失去民心,各地人们揭竿而起.项羽进入咸阳后,火烧皇宫,并把秦朝的财宝运回彭城,纵容士兵烧杀抢掠,而刘邦进咸阳,则是对咸阳百姓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不犯.

故选C .

19.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是( )

A .恩赐同宗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 .树立皇帝权威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的统治.

【解答】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决王国问题,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一措施不但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巩固了统一.

故选B .

20.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你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通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设立了西域都护,

第14页(共23页)

总管新疆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选C .

21.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解答】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故选B .

22.东汉后期农民起义的名称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绿林起义

C .黄巾起义 D .刘邦项羽起义 【考点】东汉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黄巾起义.

【解答】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农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故选C .

23.以下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第15页(共23页)

C .“神医”华佗制成了全身“麻沸散”

D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一计算机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汉科技成就.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的纸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故选A .

24.《九章算术》的特点是( )

A .以例题为为中心 B.以推理为中心

C .用图形阐释理论 D.以计算为中心

【考点】秦汉时期的数学天文成就—《九章算术》.

【分析】本题考查《九章算术》.

【解答】《九章算术》是中国汉族学者在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框架,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以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目的风格.

故选D .

2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 .《史记》 B.《汉书 》 C .《春秋》 D.《尚书》

【考点】司马迁与《史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解答】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被鲁迅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故选A .

26.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第16页(共23页)

②“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③实行屯田

④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考点】官渡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曹操的相关知识.

【解答】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那时候战乱频繁,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多谋善断,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实行屯田,“唯才是举”,重用人才.200年,同处在北方黄河流域的两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曹操和袁绍展开了一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故选D .

27.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

A .220年 B .221年 C .222年 D .223年

【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

【解答】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故选C .

28.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到江南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长期战乱 B .北方人口太多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北方自然条件恶化

【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到江南地区主要原因.

【解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到江南地区.

故选A .

第17页(共23页)

29.“北麦南稻”至今仍是我国老百姓的饮食格局,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不同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这是因为( )

A .南方人口增多

B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面食营养价值更高

D .北方人口南迁后习俗逐渐交融

【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开发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答】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栗米饭等北方食品.

故选D .

30.“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内迁开始于( ) A .三国时期 B .东汉末年 C .西晋末年 D .南朝时期

【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南迁.

【解答】依据所学,东汉末年,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氐、羌、羯,在历史上合称“五胡”.

故选B .

3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 .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 .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8页(共23页)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迁都.

【解答】由于平城气候干旱,所产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而且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故选D .

32.被誉为是世界上首部农学“百科全书”的是( )

A .《三国演义》 B .《史记》 C.《齐民要术》 D .《水经注》

【考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分析】本题考查《齐民要术》.

【解答】《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被誉为是世界上首部农学“百科全书”.

故选C .

33.如图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气韵高雅,飘逸潇洒,被誉为“天下第一”( )

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

【解答】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故选C .

34.如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石窟艺术代表云冈石窟大佛(20窟)

,它位于我国

第19页(共23页)

( )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南省 D .甘肃省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云冈石窟.

【解答】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故选B .

35.你一定去过茅山,右图是句容茅山上一个景观,图中人物是道家哪位代表人物?(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考点】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道教.

【解答】茅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与金坛交界处,南北约长10公里,东西约宽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茅山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图中人物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故选C .

二、非选择题(30分,36题14分,37题16分.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 36.阅读下列材料:

第20页(共23页)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请回答:

(1)毛泽东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西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这两位帝王为加强监察制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

(2)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的措施. (4)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监察制度分别采取的措施.

【解答】(1)据“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可知,毛泽东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秦始皇和汉武帝.

(2)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3)秦统一六国后,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了.

(4)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

第21页(共23页)

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汉武帝设立司隶校尉,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

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

故答案为:

(1)秦始皇、汉武帝.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汉武帝:汉武帝:削弱封国势力;(或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设刺史.

(4)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派刺史.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禁止用鲜卑语),一从正音。……。”

﹣﹣司马光《资治通鉴》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 (2)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3)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4)材料二中“魏主”是谁?材料中“一从正音”指什么事件?

(5)通过学习材料一秦国和材料二北魏变法,你认为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考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成功原因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知识点.

第22页(共23页)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1)由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因此说文中的“卫鞅”指的是商鞅.“孝公”指的是秦国的国君秦孝公.商鞅主张实行变法改革,其理论属于法家学派.

(2)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等措施,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4)由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禁止用鲜卑语),一从正音.….’”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二中“魏主”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材料中“一从正音”指的是学习汉语.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说改革是社会发展重要推动了等.

故答案为:

(1)商鞅;秦国;法家.

(2)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4)孝文帝;学习汉语.

(5)改革促进社会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第23页(共23页)

2017年1月21日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8-01-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