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坩锅每个能熔铜多少斤

问题描述:

商代的坩锅每个能熔铜多少斤
1个回答 分类:历史 2014-11-0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坩埚是古代炼铁用的一种耐火熔器,呈圆柱形或上大下小的台柱体形状,常以耐火粘土烧制而成.
钥匙墩遗址位于东西湖区柏泉农场钥匙墩湾,1984年武汉市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面积20 000平方米,中心在墩子的西部,文化层厚1-2米,采集的石器有石锛、石刀和大小石斧;陶器有夹砂红陶扁平鼎足、侧扁鼎足、泥质灰红陶平折沿盆口、薄胎陶片、夹砂红陶厚胎篮纹大缸片、厚胎篮纹坩锅片、厚胎四系敞口壶形器、厚胎矮圈足、泥质红陶直豆把、泥质黑陶喇叭形豆把、泥质灰陶纺轮等,属湖北龙山期至西周时期文化.
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其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44%,铅2.76%,其他0.9%.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后母戊鼎用陶范铸造,铸型由腹范、顶范、芯和底座以及浇口范组成.鼎腹的纹饰有可能使用了分范.鼎耳后铸,附于鼎的口沿之上.耳的内侧孔洞是固定鼎耳泥芯的部位.也有人认为鼎耳先于鼎体铸造,然后嵌入铸型内和鼎体铸接.后母戊鼎是现存的先秦时期最重的青铜铸件,铸造年代约在商代晚期,反映了殷商青铜冶铸业的技术水平,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作.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商时,熔铜的坩锅是一个形式象顶盔一样的厚胎红色陶器,这个坩锅可以经受高温而不致破裂,但一般只能熔12.5公斤铜液,因此要铸造这样一个巨型的青铜器,要用70——80个坩锅一齐熔铜浇注,并需要众多劳动者协同操作.
目前在中国发现最早的坩埚残片是夏代的.河南郑州、安阳等地发现了完整的商代坩埚.郑州发现的有3种形式,一种是灰陶大口尊,一种是红陶大口缸,一种是草拌泥制成的炼炉.郑州人民公园内、安阳殷墟发现的坩埚有二种:一种是草拌泥盘筑的,直径约83厘米、壁厚约4-5厘米,内壁有烧流,有的粘附有铜渣;一种是形似顶盔的厚胎红色陶器,称为“将军盔”.这件“将军盔”式坩埚在出土时粘有铜渣,它一次能熔铜约12.5千克.坩埚的大量使用,提高了炼铜效率,促进了青铜冶铸业的发展.
在安阳殷墟发现的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锡铅合计14.43%.这个比例是符合铸造青铜容器硬度的要求的.硬度要求高的工具和兵器,锡的比例要更大些.铸造青铜器时,要有制模、翻范、熔铸等工序,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进行分工合作.商代熔铜坩埚一次约能熔铜12.7公斤.司母戊鼎通耳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如铸造这样一件大鼎,就需要七十多个坩埚.如果一个坩埚配备三至四人,就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在安阳小屯附近发现的商代铸铜遗址的面积在一万平方公尺以上,当是符合需要的.

【广韵】【正韵】苦甘切【集韵】楛甘切,音㽍.土器.又坩甒受五升器,谢元寄妻鮺一坩,陶侃遗母坩鮺.
《玉篇·土部》:“埚,甘埚,所以烹鍊金银.”《云笈七签》卷七一:“揉使碎,入甘埚中火之.”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五金》:“高炉火中,坩锅足炼.撒硝少许,而铜、铝尽滞锅底.”
甒——《玉篇》盛五升小甖也.《扬子·方言》甖,周魏之闲谓之甒.《礼·礼器》君尊瓦甒.《注》壷大一石,瓦甒五斗.《仪礼·士冠礼》侧尊一甒醴.《疏》甒为酒器,中宽下直,上锐平底.
1升=0.001立方米,1升=1000毫升.《集韵》说的是东晋的事情,东晋1升 = 204.5毫升.“五升”约1升,0.001立方米.
铜的密度是1平方米8920公斤,折合算一下,一坩约为9公斤,也就是18市斤.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指函数和对函数
下一页:字丑请见谅。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