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民族形成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描述:

宗教在民族形成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1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民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专家学者中甚至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笔者在一篇论文中没有能力对民族的定义、要素、性质进行全面的论述,只能根据学界的一般观点及自己的研究心得提出如下定义:民族是在共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建立在共同经济生活基础上的,使用共同语言的,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社会人群共同体.本定义的特点是将民族的各种要素视为一个从外向内严密排列的有机体系.地域和经济生活是民族形成时期起决定作用的外在的、物质的要素.对于一个民族的生成来说,没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就根本不会形成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问题也就无从谈起.语言和文化要素则是民族共同体中的内在、精神方面的因素,它们虽然是在前两项要素的作用下生成的,但是一经形成,却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更为稳定,持续时间更为久远.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些外在的因素变化了,甚至消逝了,构成民族的内在因素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下去,成为某一民族的主要特征.在近、现代社会,民族的这一特点表现更为突出.世界各民族广泛、频繁地交流,地域的隔阂不复存在,经济生活融为一体,民族语言趋同甚至消逝,但宗教作为民族文化中最内核的成分,仍可以使一个民族维持自身的存在,西方的犹太人,中国的回族就是最为典型的例证.宗教这种文化意识形式,渗透在民族其他各个要素中间,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及其巨大的作用,以下分别进行研究.
一、宗教与民族地域
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建立了族外婚制,这样就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保持了体质上的进化优势.而原始人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划分氏族的界限,以便确定自己的婚姻关系,都需要一种文化的符号作为氏族的宗教象征--图腾.图腾对于确定各个氏族的生存地域也具有相当重要意义.图腾崇拜不仅将某种动、植物视为自己的祖先,而且因此还规定了种种对图腾动、植物捕食、触摸的禁忌,以便保持图腾的神圣性.例如鄂伦春猎人将熊视为自己的图腾,他们一般在狩猎时注意回避黑熊.而另一些氏族将鹿作为图腾,在狩猎时规避鹿神.这种图腾崇拜的交叉,无疑对于民族共同的地域的确认和保持起了积极的作用.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在《野性思维》一书中指出:不同氏族对于不同动、植物的图腾禁忌,恰恰使他们在食物链上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互补关系.这个氏族不吃这种动物,那个氏族不吃那种动物,不仅可以使动物的物种得到保护,不致于因争相猎杀而绝迹,同时也在原始的氏族、部落之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地域划分.宗教所具有的神圣性、神秘性,使原始的民族成员必然地产生敬畏感和依赖之情,使这种人为的划分具有了一种超人间的意义和力量.
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因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导致地域区分的情况也不乏其例.根据中国文献记载,伊斯兰教初传中国是在唐朝.当时一批大食使节和商人,为了经商的方便留住我国,成为最早的穆斯林.为了对外来使节表示敬意,也为了对外贸易的经济利益,唐朝开明的政府官员向皇帝建议?quot;大食殊俗,慕义远来,不可置罪."(《旧唐书·大食传》)在尊重穆斯林的宗教生活风俗的同时,中国官员也担心"夷獠之俗"可能会影响中国士民的礼教.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卢钧治理广州期间,着手改变旧时"蛮獠杂居"的状况,下令:"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旧唐书·卢钧传》)因此在广州特地开辟了"蕃坊"供大食国使节和商人居住.在"蕃坊"内,穆斯林可以保持自己的宗教生活.以后数代基本沿袭了唐朝的前例,命回族民众集中居住,所以形成了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地域特点.这种独特的地域分布习惯,显然与伊斯兰教的习俗有关.
二、宗教与民族经济生活
一个民族经济的发展状况与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有关,也与该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关.德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就是以东西方宗教伦理的比较为依据,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最早出现在欧洲而不是世界别的什么地方.我们虽不完全同意韦伯的见解,但他关于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方法却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宗教对于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以信仰佛教的藏族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为例,进行一个对比研究.
从宗教观念的角度看,佛教的庞大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苦空观"这一人生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的.而要摆脱现实世界的"苦",就必须依照"八正道"进行禁欲主义的修行,抛弃无常、空寂的今生,向往"常乐我净"的涅盘世界.《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盘."所以佛教的宗教观念教人们蔑视现实世界的一切功名利禄,追求彼岸永恒的极乐世界.藏族社会大约从唐朝开始接受佛教,使藏族人民形成了重来世而轻今生的民族性格.这种漠视现实物质利益的思想,非常不利于藏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些虔诚的佛教信徒,为了来世的幸福不惜倾家荡产,厚献布施,以求转生富贵人家.为了证得涅盘正果,他们不惜进行摧残自己身体的苦行.拉萨布达拉宫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圣地,许多信徒从西藏各地甚至云南、四川、青海等地徒步前往朝圣,有人甚至一步一叩,拜上神山.耽误多少生计无法计算,倒毙途中的亦不罕见.佛?quot;以慈悲为怀",有"不杀生"的信条,因为遵守这些禁忌,野兽、害虫破坏庄稼也不得消灭.由于宗教禁忌所限,许多山水池塘得不到开发和利用,致使西藏经济在少数民族中也是比较落后的.
相反,伊斯兰教则主张一种"两世幸福观",除了重视"后世"的一面,还有重视"今生"的一面.伊斯兰教提倡积极地"入世",对人生持严肃的态度,主张人们在完成了礼拜以后,应当在大地上耕种、放牧和经商.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本人就曾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所以他不以否认现世的幸福为前提来实现后世的幸福.《古兰经》说:"谁要获得今世的报酬,我给谁今世的报酬;谁要获得后世的报酬,我给谁后世的报酬."(3:145)在两世幸福观的影响下,一些阿拉伯商人、工匠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且在中国住了下来,成为回族的先民.这样也就使回族成了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回族的经济生活水平不低于汉族居民.
三、宗教与民族语言
语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因为相对于地域、经济生活、甚至某些文化内容而言,语言作为一种思维的外壳,一种表达某种文化内容的符号,更具有稳定性.所以在进行民族识别的时候,经常以语言作为主要标志.但是,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其本身不能不受到内容的影响,折射出内容的性质、变迁和交流.宗教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不对民族的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
世界上一些民族有语言、也有文字,属于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但更多的民族则处于有语言而无文字的状态.当这些文化上较为落后的民族全盘接受了某种宗教,并把这种宗教奉为国教全民信仰时.很自然地,宗教的经文就会将其原创民族的文字传入了这个民族.有的时候,文化落后的民族还会运用文化先进的民族的文字来书写本民族的语言.例如藏文就是用书写佛教经文的梵文字母拼写而成的,维吾尔文则是用记载《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字母拼写而成的,傣文则是用书写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巴利文字母拼写的.马启成、丁宏合著的《中国伊斯兰文化类型与民族特色》一书,详细介绍了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语言文字的影响.该书说?quot;还在喀拉汗王朝时期,境内的回鹘、葛罗禄等族在接受伊斯兰文化的同时,就开始借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史称'喀哈尼亚文'或'喀拉汗文'.……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察合台文,一共有32个字母,在书写上与阿拉伯文一样,从右至左横写,字母分单写、词首、词中和词末四种写法;在构词上纯属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源的词,其音节仍依阿拉伯和波斯文正字法拼写.另外,语音和语法也受到阿拉伯语文的强烈影响.……察合台文影响很大,现代维吾尔语文是察合台语文的延续."(《中国伊斯兰文化类型与民族特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8~159页)
19世纪末以来,基督教传入我国云南僳僳、景颇、苗、彝等少数民族,当时其中许多民族尚未产生文字.为了传教的方便,传教士创造了10种文字.这些文字都是用拉丁字母按照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拼写而成,简单易学,很快就在这些民族中流行.如1923年美国浸礼会传教士永伟理,在云南的澜沧为拉祜族创造了拉祜文,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在昭通地区创造了老苗文.他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校,推广他们创造的文字.民国年间,国民党政府为了抵制教会学校的发展,也办了一些学校,强迫群众子弟上学.但由于其学校完全采用汉语教学,使群众很难适应,他们情愿去教会的学校上学.(参见:《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客观地说,基督教在发展民族语言方面还是有功劳的.
四、宗教与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精神文化而言.在民族的诸特征中,文化是其最核心,最内层的要素.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如果民族的文化消失了,该民族也就将不复存在了.宗教作为民族文化中负载着价值观念的部分,往往起到原创性和激励性的作用,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指南.所以宗教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关联,可以说是一切文化的关联中最深刻、最全面、最复杂、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种.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论述宗教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1.宗教与民族教育
对于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古代国民教育很不发达的情况下,在许多全民信教的地区,宗教教育就几乎成了社会上唯一的教育形式,成了主要的文化传播渠道.在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以前,在我国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中,"经堂教育"或"寺院教育"就成为这些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回族的"经堂教育"在明朝开始逐渐形成,陕西人胡登洲(1522-1597)是经堂教育的开创者.经堂教育的一般情况是,从本地或外地招收学生若干名,从阿拉伯文字母教起,同时讲授一些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学员学习一定期限后转入"大学",系统讲解阿拉伯文的语法、修辞以及《古兰经》、"圣训"、教法学等等专业的宗教知识.学生在经堂中的修学时间不等,学习期间的费用由清真寺所在地的群众供给.经堂教育制度形成以后,只有通过了经堂的学习,才有资格担任阿訇.在经堂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传播宗教神学的内容,还包括了一些天文、历史、历法、算学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阿拉伯和波斯文化在这方面的成就.所以,经堂教育也就成了回民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伊斯兰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
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社会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文化生活中占着主导的地位,因此使傣族社会具有全民信教的性质,佛教的寺院教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傣族的男子在儿童期或青年期,都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少则三个月,多则十几年,这成为当地青年一种特殊的"成年礼".在近代以前,当地文化教育事业极为落后,社会上根本没有学校,寺院中的僧侣是社会上唯一有文化的人,寺院也就成了儿童和青年学习文化知识的唯一场所.人们认为:只有入寺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否则就会受人歧视.儿童入寺后跟随僧侣学习文字、诵经,同时也学习一些文化、历史、科学方面的知识,寺院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建设作用.由于儿童在寺院的生活完全由家庭供应,因此儿童入寺学习的时间要由家庭的贫富而定.只有富人家子弟才能长时期接受教育,在宗教上、文化上获得较高的地位,成为日后对民众进行统治的资本.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实行僧阶制度,其中,最高的几个僧阶,?quot;阿嘎莫里"只有具备了召片领血统的人才能担任;"松迪"则是王储出家的封号,他还俗后就称为"松迪·帕丙召",意为至尊佛主,表示他有出家受戒的特殊身份,受到臣民的拥戴和崇拜.
2.宗教与民族风俗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性格的外部的标志,外人与某一个民族交往,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该民族以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为代表的社会风俗.而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信仰的宗教有关.
例如中国回族等穆斯林民族,其社会风俗无处不染上伊斯兰教的色彩.回族的男子喜欢戴黑色或白色的小圆帽,这是与他们经常参加礼拜的生活习俗有关.在每日五次的礼拜中,要前额和鼻尖着地,戴无沿的圆帽磕头比较方便.女子戴盖头是因为《古兰经》中规定:女子除了眼睛都是"羞体",出门时都应当遮蔽起来.所以中东和我国的一些穆斯林妇女出门时有带面纱的习惯.在饮食方面,中国的穆斯林都严格地遵守《古兰经》和"圣训"上禁食猪、马、驴、骡和一切凶猛禽兽之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液和自死之物的规定.宰杀牲口时,要有阿訇"代刀",并念颂经文.在婚姻方面,回族一般实行族内婚.既使是民族间的婚姻,也多是只娶入,不嫁出.汉族姑娘与回族男子结婚,要遵循穆斯林的生活习惯.在结婚时,要请阿訇写"依扎布"(阿拉伯语意为定书),念"尼卡哈"(证婚词).儿童出生后要到清真寺里请阿訇取经名,有的地区还为少年行"割礼".在丧葬方面,回族不同于汉族的"厚葬久?quot;,而是主张速葬,为的是早升真主的天国.回族实行土葬,而绝不用火葬,因为《古兰经》中描述的"火狱"是极其可怕的.回族的节庆,更是与伊斯兰教有密切的关系.穆斯林群众的重大节日有三个:最隆重的是每年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的"开斋节",其次是伊历的12月10日举行的"宰牲节",第三是伊历的3月12日为穆罕默德的纪念日举行的"圣纪节".正因为在衣食住行,婚丧节庆等方面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回族才能在汉族人口的汪洋大海中保持了自身的存在.即使某些不信教的回民,也因保持了民族的生活习俗而与伊斯兰教存续着扯不断的思想渊源.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