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真实情况

问题描述:

隋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真实情况
有人说,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其实不如隋朝的“开皇之治”时期;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就达到惊人的30%以上;而“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明朝末年的火器比一次鸦片战争英军的还先进,宋朝和明朝真的很弱么,还是仅仅是因为他们是被外族所灭所以被故意弱化,历史上的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
虽然早就不相信所学的历史,但是也不会被篡改的这么离谱吧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隋:
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在这三十八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巩固和发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机构,恢复了被废除多年的三师、三公、九卿的旧制.确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通过制定《隋律》稳定了社会秩序.另外,开设了科举制度,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方式提供了一个蓝本.在经济方面,文帝下令整顿户籍,清查人口,继而推行均田制,调整赋役.与此同时,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和加强漕运力量,于开皇四年(584年)开“广通渠”引渭水直达潼关. 后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又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自辉县至涿郡,长达两千余里,这就是现在所谓的京杭大运河.另外,由于隋朝以前连年的战乱,各朝没有统一的币制和度量衡,这极大的影响了市场商品的交易与流通.因而,隋朝建立以后首先宣布禁用旧钱,统一发行合乎规格的“五铢钱”,严惩私铸钱币.同时,还规定了标准的铜斗铁尺,颁行全国.这样以来,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隋朝的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如著名天文学家刘焯制订的《皇极历》,他计算的岁差与现代计算出的准确值相差无几.而在工程建筑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莫过于河北赵县安济桥的兴建.这座由李春监造的石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空撞券桥”.他的兴建比欧洲同类建筑泰克河上的塞雷桥早了近800年.隋代的绘画、音乐、舞蹈等各方面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画家展子虔和他的《游春图》等.
在短短三十几年中,隋王朝恢复了几个世纪以来因割据纷乱几乎中断的对外关系.通过“丝绸之路”的商业往来,促进了中国与西亚的相互交流,为后世盛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对外关系的改善和交流的发展,当时的地理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炀帝下令撰写的《区宇图志》共1200卷,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全国地理专著,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它与另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秦相比,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隋与秦都是凭借强大的武力统一分裂多年的中国,而紧接着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经济得以发展.与此同时,又对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终于使政权毁于一旦.然而,也正是凭借此时国家对物资财富丰盈的积累,为后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从而,带来了隋之后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文化.
唐: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正是由于它的开放带来了唐诗的巅峰.而在政治方面正如前面所述多是隋的延续.这里单述其军事,天宝十年四月(751)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罗斯,并且开始围攻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事后的许多历史研究者和军事家对此感到困惑,高仙芝的数万中国军队是如何在面临高原缺氧、且几乎没有补给可能的情况下翻越帕米尔高原(时间长达2个多月)?而这样一支理应疲惫不堪的军团还能在达到目的地后与拥有地利人和、数量数倍于己的阿拉伯军队作战,这本身已经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了.
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罗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阿塔附近展开了决战.由于唐军将士极其英勇善战,加上强弓硬弩的技术优势,高仙芝曾经占得上风,阿拉伯联军先后7次进攻均被唐军步、骑兵压制住.阿拉伯军队一味依赖轻骑兵突击的弱点再次暴露无疑:这种战术在训练有素、阵形整齐的敌人面前很难凑效,19年前他们在欧洲的图尔之战中正是败在了坚守阵地的法兰克人手下,停止了对西方的扩张.但这次由于阿拉伯联军兵力实在太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战斗持续了五天,双方仍是不分胜负.然而就在两军相持不下的重要时刻,形势发生突变.在第五天傍晚的激战中,葛逻禄部雇佣兵见势不妙突然叛变(事后有人认为是被阿拉伯人买通的结果),这成为战役的转折点.叛军从背后包围了唐军步兵,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唐军突然失去了弓弩手的支援,阵脚顿时大乱.阿拉伯联军趁机出动重骑兵突击唐军阵营的中心,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击下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溃败,高仙芝在夜色掩护下单骑逃脱.李嗣业、段秀实收拢散兵游勇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中方联军中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造成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李嗣业恐阿拉伯追兵将及,不惜对盟军大打出手,挥舞大棒毙杀百余名同属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军士,才杀开一条血路,残余唐军得以通过.此前李嗣业还曾劝高仙芝弃兵逃跑,被段秀实斥责为“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在李嗣业等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最后高仙芝只得引残兵逃至安西.
此役唐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息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余人得以身还.但唐军也重创了阿拉伯部队,杀敌7万余人.慑于唐军所表现出的惊人战斗力,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而中国方面由于几年后爆发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与此同时,吐蕃的崛起成功的阻挡了阿拉伯人的东进,避免了唐朝西部疆土的进一步失守.
这,就是怛罗斯之战.
是一场在世界史上有重要地位,却在中国史上被有意忽略的战役;
是中世纪前期两大帝国之间的巅峰对决;
1200多年前,3万中国军队深入西域,和17万阿拉伯大军展开厮杀;
纵横东亚百余年的唐朝铁军,在这里最后一次展现它的雄姿;
此战之后,整个中亚的历史进程被彻底改变……
大唐军力之盛由此可窥其一斑.
宋:
宋初年仅有户650万左右.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1078年—1085年)年间,全国有户1,600万.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崇宁元年(1102年)全国有户2,000万(实际各路相加为1,730万).而根据今人研究,认为宋大观三年户数达2,088万,人口约11,275万.女真南侵后,中国再次出现了北方人口大量南徙的现象.这次南迁有两波.第一个高潮是从“靖康之难”到《绍兴和议》;第二个高峰则是在金主亮南侵期间.南方人口因此大量增加,根据估计,南宋在人口峰值阶段,全国人口达到8,500万.若以绍兴卅二年(1162年)与崇宁元年比较,两浙路户口增加26万户、江南西路增加42万户、福建路增加33万户、潼川府路增加24万户,夔州府路增加14万户.宋朝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50个,其中临安人口过120万,开封人口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城市.
在人口分布上.北方各路中以京畿路人口最集中,元丰期间有户23万,崇宁时有26万.而永兴军路则有户100万.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府也有户23万.这两路人口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宋朝对西夏的抗战中这些地方处于前线有关.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两浙、江南东西、福建四路.这四路人口达到571万,占南方人口的一半.其中两浙路最多,达到197万.江南西路户口则有166万、江南东路则有101万.福建路有106万.淮南东西路共计达到130万.川峡四路总计有200万户、荆湖南北路总计有140—150万户,广南东西路仅80余万户,京西南路有40万户.(以上数字均为崇宁年间统计)
编辑本段政治军事赋役制度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剥夺权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大致延续唐末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成人民负担,因此王安石变法时有免役法的推行.
编辑本段经济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两宋时期,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推动之下,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别的且不说,就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讲到两宋科学技术时,人们还常常提到沈括及他的《梦溪笔谈》.如李约瑟博士把沈括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然而,在两宋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决不仅仅是三大发明,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如数学方面,两宋时期可谓在中国古代以筹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传统数学的发展过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都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如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比西方早了近800年,多元高次方程组解法和一次同余式的解法要比西方早500余年,高次有限差分法要比西方早400余年等等.贾宪、秦九韶、杨辉等数学家,堪称中国数学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至于天文、物理、化学等等,两宋的成就也令人瞩目.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
明:
明朝初年,因为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这里来骗取财物.日本实际上是处于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这就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从此之后,如果要来中国做生意,必需朝贡兼贸易,否则不予,这就是所谓的“朝贡贸易”,兼具有怀柔拉拢周围国家的用途.明朝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的影响导致正常贸易地下化,转为走私贸易.贸易港集中地由广东、福建转往已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菲律宾、印尼.而海上的维持秩序角色由于中国官方的消失而导致海盗集团猖獗.由于海上贸易仍在暗处进行,美洲银器又大量流入中国,银开始成为流行的通货.
明成祖即位后,在永乐年间,派遣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远洋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子鲁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体现了永乐王朝的鼎盛和开放.
明成祖之后,其子朱高炽继位,也就是明仁宗.他听从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基继位,改年号宣德.宣德五年(1431年)闰十二月初六日,派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到了明宪宗年间,曾有太监向宪宗提议再次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但由于刘大夏等官员认为下西洋为一大弊政,有害无益,因此将当年郑和出海地图等资料藏匿起来(一说将其销毁),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无果,再次下西洋一事于是作罢.后来倭寇横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之后,倭寇逐渐平息,朝廷有鉴于对外贸易对沿海居民的重要性,才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间的走私贸易正当化,活络的国际贸易也使中国进入了逐渐成形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
倭寇对明朝的海疆构成了严重威胁.期间虽有朱纨和张经的抗倭,但最后都未能取得完全的成功.为防止倭寇的侵扰,世宗时期实行海禁,断绝对日贸易.直到戚继光等名将力行抗倭,倭寇才被剿清,海疆形势才趋于平静.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意欲占领朝鲜.万历廿年,日本进攻朝鲜,朝鲜国王逃到义州并派使节向明朝求救.明朝取得战争的胜利,中日进行和谈.但万历廿五年后,日本再次进攻朝鲜.万历廿六年,丰臣秀吉死,日军大败退回日本.此即为万历援朝战争.
明朝边境上最大的两个威胁明朝安全的部族是蒙古和女真,时人称其为北虏和东夷.在明朝初年武功强盛时,一度将蒙古驱至漠北.之后伴随明朝的衰落,蒙古各部也多次进攻明朝,诸如土木之变和庚戌之变,明朝的疆界因此内缩,也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国力.俺答汗后期开始于明朝通好,其后的三娘子继承了和平的政策.明蒙之间边境安宁和平,互通有无.明朝早期曾经设置奴儿干都司来管理东北诸部,但后期东北的蒙古部和女真部日益强大,奴儿干都司被废,明朝在东北的控制力下降.十七世纪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降服蒙古,于1616年建国后金,与明朝分庭抗礼.后金占领的辽东大部土地,严重威胁明朝的安全.最终趁明朝亡于农民军而入侵关内,统治了中国267年.
公元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对中国的往来.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政府建交.后来,中国皇帝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列强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西方国家的东来,也使不少新鲜事物传入中国.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罗马教皇派出利玛窦去中国教区工作.由于利玛窦很快学会中文,并穿儒服、通儒书,他颇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后来他被举荐到北京,颇得神宗信任.他向中国进献坤舆万国全图、自鸣钟、日晷、西洋炮、望远镜、火枪、西药、圣母像、十字架等贡等贡品,先后在北京、肇庆等地展出.利玛窦不仅传播天主教,还启发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学习西学.另外他还将中国各种文化传入欧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学说、围棋等,可谓“贯通中西第一人.”另外,有不少明朝军队装备相当数量的火器,包括西洋“红夷大炮”“佛郎机炮”和中国自己发明改造的种类,当时有人评价,这些改造的火器,“犹胜西番”.
清: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百年屈辱的起点,在一系列的丧权辱国和割地赔款的条约的签订中迎来了辛亥革命.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