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该如何改革

问题描述:

中国政治该如何改革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近期,中国国家领导人密集论述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表明推动政改的立场.改革进入深水区,由于在社会政策和体制层面缺乏有力推进,中国改革已有陷入停滞之忧,社会矛盾也因此累积,一些问题变的积重难返;对于现在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省思,改革的步骤和方式应该怎样进行?中国青年报专访新加坡国立政治大学教授郑永年,他对中国改革给出了个人建议;以下为此次专访郑永年的观点全文:
  社会改革有三个功能
  梳理中国改革的逻辑,当然要从邓小平开始.我觉得邓小平真正把中国改革思路想清楚的,还是他的南巡谈话.南巡提出的改革思路,不仅总结了中国自身80年代的经验,还总结了苏联、东欧的经验.东欧的改革是一步到位,所谓“BigBang”(大爆炸),这种经济和政治改革一起来的方式马上导致了诸多问题.而邓小平的思路非常明确,中国的改革是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再政治改革,分三步走.
  邓小平说过,中国到下世纪(现在看就是本世纪了)中期要实现民主.在这之前,中国要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的道路.我的理解,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经济改革的内容,共同富裕就是社会改革的内容.在这些基础上,本世纪中期实现民主,那就是走政治改革的道路.
  中国改革的每一个阶段,只有一种主体性改革,其他改革是辅助性的改革.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主体性的是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也有,是辅助性的,社会改革也有,也是辅助性的.这个过程非常好解释.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过程中,民营企业长大了,就出现私有产权的问题.所以开始修改宪法,承认多种所有制,承认私有产权,到2007年出台了《物权法》.政治上的调整主要是允许民营企业家入党.这个是了不起的变化,使得共产党从以往的革命党开始转向执政党.革命党依赖的是工人、农民,不是一个包容性的政党,是阶级性的政党;现在开始向各个社会阶层开放,所有优秀人士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政党.我觉得,未来的历史看今天,这是共产党内部一个大的转型,即向执政党转型的开始.所以总的来说,90年代接受了80年代的教训,政治改革配合经济改革,配合得很好.
  经过90年代的改革,经济上基本的市场制度确立起来了.比如说1994年的税收制度、1998年的中央银行制度、加入WTO等等,中国市场经济基本雏形已经建立.也就是说,经济改革作为主体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了.所以很自然的,本世纪初以来就开始进行社会改革,社会改革就变得非常重要.
  社会改革有三个功能.第一个功能就是要还债.前面主体性的是经济改革,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国有企业体制变化,从大锅饭到流动性劳动力市场,从前依附于国有制企业上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条件,而经济改革本身又没能确立这些方面的社会制度.社会公平因此受到很大的损害.还有对环境的破坏……这些都需要还债.第二,要通过社会改革来深化经济改革,说得更学术一点,通过社会改革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的根源.经济怎么增长?现在提出来要建立消费社会.实际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就提出了,但那个时候只是政策意向,还没有国际条件.因为那时只是亚洲金融危机,西方没有金融危机,还没有产生足够的压力,使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内需型经济.这几年不一样了,中国和美国、中国和欧洲的贸易纠纷越来越多,一直积累到2008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出现了世界性结构失衡的问题.各国都要对自身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来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对于中国来说,调整就是要把出口导向的经济转向内需消费.
  怎么样建立消费社会?怎么样能够促使居民消费?这就要通过社会改革来实现.西方为什么能够建立消费社会?主要是因为它有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等.我在英国观察到,对很多家庭来说,能有几千英镑的存款就了不得了,因为上学不用太花钱,看病不要钱,或者不需要很多钱,住房也不贵.在这些方面有社会政策作保障,那么不消费干什么呢,没必要存那么多钱嘛.中国则不一样.中国社会在进步,在发展,但是大家都有不稳定感,看病需要很多钱,上学需要很多钱,买房子需要很多钱,中国现在出了很多的房奴、孩奴,什么“奴”都有,是吧?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社会保障机制,老百姓只能自救,就需要存款了.所以,建立一个消费社会需要社会的保障,没有社会保障机制是建立不起消费社会的.社会改革就是要建立把社会保护起来的制度,用社会保障的制度鼓励老百姓消费.
  更糟糕的是,中国很多年来,尤其是地方政府,不仅没有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反而是通过破坏社会、损害社会的方式达到经济的增长.比如说像医疗这一块,像教育这一块,在任何国家,无论是民主国家还是非民主国家,西方最发达的国家和第三世界欠发达的国家,都属于社会保障,是需要政府大量投入的领域.在西方社会,包括这些部门在内的公共部门都是非营利性质.而在中国,这些领域却成了暴富的领域——在世界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有人出馊主意,把教育做成产业.因为人人都需要教育,这样做就迫使老百姓把大量的钱消费到那里去.当然中央政府从来没有说教育可以产业化,但实际上是产业化的,各级政府一动手,实际上中国教育产业化比所有国家都做得厉害.医疗这一块也是,医院成为暴富的工具,本来是公共服务的领域变成了赚钱的工具.住房当然更是这样.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本来具有高度社会性的住房却成为很多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导致了目前的高房价.这些本来是需要保护的领域,就被货币化了,商品化了——所以中国经济增长很快.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按照我的理解,中国为什么犯这样的错误呢,就是因为很多改革者,或者智库人士,他们没有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区分开来.改革过程中,简单地把经济领域的原则应用到社会领域.在这方面,西方通过很长的时间,很惨痛的历史,才意识到和学会要怎样保护社会
  为了你的电脑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打开网址 取消 此链接转自手机浏览器,可能无法打开.打开网址 取消
  源自# 为了你的电脑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打开网址 取消 此链接转自手机浏览器,可能无法打开.打开网址 取消此内容由傲游浏览器转帖插件分享此内容由UC手机浏览器分享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