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味”主题摘抄 (名家散文4篇)

问题描述:

“寻找年味”主题摘抄 (名家散文4篇)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2-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北京的春节
  老舍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骄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象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作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象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在旧社会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饨),而且有的人要到财神庙去借纸元宝,抢烧头股香.正月初八要给老人们顺星、祈寿.因此那时候最大的一笔浪费是买香蜡纸马的钱.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也就省下这笔开销,用到有用的地方去.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快活的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他们只有快乐,而没有恐惧——怕神怕鬼.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的过年.
  载一九五一年一月《新观察》第二卷第二期
  2周友斌《过年的味道》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喜庆的味道.还不到腊月二十三,村子上下已经有了红火的年味,排年戏,练社火,锣鼓敲起来.偶尔有一声两声“二踢脚”或者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是卖花炮或刚买了花炮的人家,在试鞭炮.岁末年头的日子,村子的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烟花爆竹的火药香味.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灶糖甜滋滋的味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间的说法是,灶王爷这一天要向玉帝“汇报工作”,这天晚上,要给灶王爷献灶糖,为的就是让灶王爷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当然,名义上是甜灶王爷,实际上都甜了孩子们的嘴.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煎炒烹炸的浓香味.我们这里是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除夕一早,又要张罗包饺子,蒸年糕、炸油食、煮白肉的香味和着剁肉馅的声音不断从各家各户传出来……
  大年初一凌晨醒来,赶早祭祀人家的鞭炮声已经零星地响起.睁开眼,感觉一切都是全新的,新的屋子,新的年画,新的窗花……还有抬头就能看到的“抬头见喜”、“身卧福地”的春联.因为新春的到来,一切日常所见的平常东西都好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都在眼中变得美好.晚上睡觉时脱下来的旧衣服,早被母亲收拾到一个找不到的地方去了,枕边整齐地放着每个人的新衣服,可以闻到新棉布淡淡的香味,这一切都是母亲等我们睡着之后一一放好的.
  新年的第一件事便是祭祀.香火已经点燃,满屋子的清香味.母亲用郑重的目光告诫大家,不准嬉笑,不能高声说话,整个家里的气氛肃穆而又凝重.首先祭天地,其次是祭财神、祭灶神,最后才是祭祖宗.祭天地当然是最隆重,支一张桌子在当院,香要烧到五炷,放上各式的贡品:刀头肉、干果、馓子、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再丰盛一点还会有鸡鸭鱼,黄表、纸钱烧起来,母亲一边用根棍子拨弄着,一边碎碎祈祷,可以零星地听到“上天保佑”、“岁岁平安”之类的念词.
  祭祀过程中,男孩子们就开始燃放鞭炮,自家的鞭炮声跟远近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共同把新年喜庆的气氛推到了最高潮.
  本文原载于:《今晚报》
  3回味春节(发表于莆田侨乡时报 壶兰文苑2月25日)
  许怀中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可以说,它是至今世界上时间过得最长的佳节,春节前好一段,就有各种迎春茶话会,拜早年.元宵前后,还有拜晚年,延续甚长.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喜庆的气氛极其浓厚,它集中体现了吉祥如意的祥和文化底蕴,积淀着浓浓的情意,是我国“和”文化的生动展现.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声声鞭炮,是春节气氛热烈的传达、播送.
  今年春节,在外地的孩子、孙子都来榕城过年,热闹一番.过了大年初五,也都回去.做父母亲的多想再留,但由于上班要紧,只好作罢.从中体会了一回我父母生前的心情:那时我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故乡和爸妈一道过年,也有回去在家享受围炉的欢乐,也都只逗留数日.离开前,母亲总是唠叨:不知道你车票都买好了,要不然要再留你两天.
  如今,父母早已离开人世,和家人一道团聚、过年,体验了往昔长辈过年的心情.每当春节,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小时在家过年的情景,尽管那时父母经济并不宽裕,他(她)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儿女过好年,为之添制新衣,给压岁钱,做好菜饭.能否过好年,似乎是父辈有无本事的衡量.吃好、玩好、穿好,说的都是吉利的话,和谐气氛,只有在这节日营造得最为充分,它融合着乡情、亲情、家情的种种情愫.春节,可说是亲情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声浪中,春节也更富有新意.然而,也有人响往外国的“情人节”的.也有希望我国有自己的“情人节”,如把元宵或七夕可以做为自己的“情人节”.七夕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古典诗词中北宋名家秦观所写:“纤云巧弄,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元宵的看灯、游灯,是春节中有情有意的活动.上元夜(即元宵)和将到外国定居的亲戚一家,在江边酒楼聚会.窗外,皓月当空,又有烟花在空中开放.俗语说:“云蔽中秋月,雨打元宵灯”,今年元宵月,却如此明亮.想到明年若再上江楼,亲人已远在异国他乡,真是:“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忽在欢乐之中心里有点黯然.浮想联翩:近来重读《红楼梦》,感到作者高明之处,便在往往最能体现荣华富贵的场合,或在玩赏良辰美景之际,写出人物所透露出的伤感之情.如贾妃归省庆元宵,当时大观园已建成,园内香烟缭绕,花彩缤纷,说不尽太平气象,富贵风流.但当贾妃元春与贾母等亲人会见时,只管呜咽对泣,其他人也“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走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作者多次写了人物“哭泣”、“泪如雨下”的伤感,这正是最荣华显赫之时.又如“制灯谜贾政悲讦语”这回,所写的是宝钗做生日,又演戏,又猜灯谜,就在欢庆之中,贾政见到所作灯谜,如贾妃的“爆竹”、他人的“风筝”、“海灯”之类,有不祥之兆,心中“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写出人物的伤怀.诸如此类,不愧是《红楼梦》作者的杰作.这并不是说“乐”中必定要“悲”,却是说写出人的“真情”是最动人的.
  回味春节,品赏着“情”的元素.电视有句虽是广告语言:“做人要出于情”,倒也道出做人要有“情”的重要.又道是:老年人更多情.这可说是老年人的心态真实写照.正如大文学家冰心老奶奶,越老越有“爱心”,她的名言:“有爱心就有一切”.老年人和家人过春节,情难忘,难忘情:亲情、乡情、怀旧之情、骨肉之情交织心杼.回味春节,犹如吃莆田的橄榄,吃后有余甘,也似喝观音茗茶,喝后有余香,回味无穷.
  写于2009年2月13日榕城
  4在省城里过年
  作者:叶 辛
  曾经欢天喜地地在上海的弄堂里迎来春节,衣兜里紧紧捂着大人们难得给的压岁钱,思忖着过完年,拿着这点钱到书店里去挑选一本什么样的好书,心里满怀着憧憬,于是心里更高兴了,点燃起一枚又一枚小小的鞭炮,让那声声脆响在天空中炸开.不过,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伴随着新年的到来,家里多出的那些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票证.买油得油票,买肉要肉票,买衣裳要布票,买豆腐还得凭豆腐票,临近过年那一期,不是增加票证,就是宣布同一张票子可以买加倍的食品,特别是糖票,肯定是要增量的.要过年,还得每家每户增发年货票,把瓜子、花生、金针、木耳等过年时家家户户少不了的零食、作料配个齐全,让大家过个好年.
  也曾经在插队落户的山寨上盼来过春节.进入腊月,农活是闲下来了,于是就去看山里的老乡怎么准备过年.看富裕一点的家庭请来杀猪匠宰年猪,但在大年三十那一天,总还要去街上买回几斤肉,尝一点肉味.时不时地,空旷的山野也会响起一声两声爆竹,伴随着农家唢呐,带来一点春节的喜气.
  但是,对于我来说,最难忘的,还是在省城里过的春节.
  自从1969年,我举家从偏僻的猫跳河谷水电站,搬进了省城贵阳,住在风景秀丽的黔灵山麓的石板坡楼房里,虽然还有着种种生活上的不如意之处,诸如楼层高自来水龙头往往要等到下半夜才来水,诸如妻子的工作差不多天天要出差,但是,日子是平静下来了,我可以安安心心地守着妻儿,守着黔灵山水秀丽的风景,根据以往的生活积累,好好地写一些东西.自《蹉跎岁月》之后,长篇小说《在醒来的土地上》、《爱的变奏》、《家教》一本一本写出来了,反映乡间生活的《基石》、《拔河》、《新酒》、《私生子》写出来了.正因为涉及到农村题材,我经常往贵州的乡下跑,跑了黔南的十多个县,跑了黔北大地,跑了我插队落户期间熟悉的修文、息烽、开阳,我晓得当年时常愁吃愁穿的偏僻乡间,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日子也好起来了.他们能吃上白米饭了,能穿上一件两件新衣裳了.他们在自家的堂屋里,挂起邓小平的像,由衷地祝愿邓伯伯健康、长寿.可能正是乡村的第一波改革起了效果,省城里的生活也大大地改观了.在凭票证的年代,贵阳人时常抱怨,家里去年国庆节的肉票,到今年的五一节还没买上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肉票已经废除,菜场里挂满了肉,其他的副食品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已在从吃饱向着吃得好转变.
  那一年的除夕,我恰好结束一部中篇小说,推开窗户,走到阳台上,山城的万家灯火扑入我的眼帘,灿若星汉的夜景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仿佛约好了一般,先是省城的这儿、那儿,此起彼伏地响起声声爆竹,遂而在省城的所有地方,爆竹全响起来了,一阵阵骤响中,有礼花蹿上夜空,有焰火在远近闪烁,还夹杂着娃娃们的欢叫声:
  “过年啦,过年啦!”
  真正是过年的喜悦,真正是过年的欢乐.
  爆竹声中,家家户户团团而坐.爆竹声中,伴随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爆竹声中,人们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来充满祈愿和祝福的新年.
  省城里的那一个新年,1983年的春节,几乎没有停过爆竹的骤响,以至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报道,贵阳的爆竹销量最大,大南门外的那条街上,光除夕一个晚上,就把整整一条街面,铺满了红色的烟花爆竹的纸屑,清洁工人只得加班加点,清扫街面,哪晓得这条消息一播,到了元宵节,大南门的爆竹声竟整整响了一夜,成为又一条新闻.
  置身于嚣杂热闹不绝于耳的爆竹声中,想在整块时间的休息天里写一点东西,是不成了.不过我心上是完全理解的,理解人们过年的心理,理解人们对终于过上好日子的欢喜,理解“爆竹声中除旧岁”,让来年更为美好的祈盼.
  这就是二十多年前,在省城里过年的情形了
  5过 年
  临街窗台上挂满了腌制的鱼肉,超市里也摆出各种令人馋涎欲滴的炒货和琳琅满目的糖点,尽管听不到那熟悉的、三两声零星鞭炮的炸响(禁鞭多年了),也隐约感觉到那“过年”的味道了,只是这种“年”的味觉,一年比一年淡化.但每到年关附近,我还是会被那空气里弥漫着的年味腊香所陶醉,情不自禁地去追忆那些有关“过年”的往事.
  还是祖父在世的时候.那时节乡村人家过年,年货都是自家做的,很少到城里的商店去购买.如麻花、翻散、荷叶、米泡、麻糖京果以及糍粑糕点等,每家每户都是自己做.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熬“麦芽糖”了.祖父是熬“麦芽糖”的高手,他熬出的“麦芽糖”又香又甜,色泽也好.熬“麦芽糖”要用长了芽的麦子做引子,用米做原料,磨成桨水经过滤后倒进铁锅里熬煮.桨水熬成糖得好几个小时.我总是嬉皮笑脸地给爷爷当“下手”(添乱),端个小凳坐在灶门口不停的拨拉着灶里的柴火.不等开锅就揭开锅盖看,嘴里还不住的唱叨:“爹爹!怎么还是一锅水!”“爹爹!这水是甜的吧!”祖父慈祥的笑道:“孙伢子,莫揭锅盖,一揭三把火,心慌吃不得热豆腐.”好不容易开锅了,我就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到锅里去搅,然后放进小嘴里吮吸.祖父见我的可怜样,直摇着头笑:“哈哈,小馋猫!”等糖熬好了,我却酣然入梦了.祖父叫醒我后,递给我一碗糖锅巴(好糖要经拉扯后用来切麻叶),我一见口水都出来了,忙不迭往嘴里放:嗨!那糖锅巴嚼得我牙巴骨发酸,嘴里磨出了血泡!那个甜呀真是没法儿说,这种感觉可说是绝无仅有.
  乡下过年,对联是必须要写的.“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幅幅吉利喜庆的对联张贴在千家万户的门楣上,书写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钱无钱,写幅对联过年”,不管过去的一年是怎样的年成,新的来年总归是有希望的,未来里总会有好光景.祖父念过几天私塾,一手毛笔字还挺象那么回事,他一边写一边教着我:“点点如桃,撇捺如刀.”记得每年的对联,祖父都要写上“童言无忌”的横批,我不解其意,祖父便笑着给我讲故事:大年初一的早上,有个小乖孙伢洗脸时娇声嗲气的说:爹爹死(洗)了婆婆死(洗),爸爸妈妈死(洗)了我最后死(洗),那孙伢子的爹听着不对味,情急中将一盆洗脸水泼掉,那小孙伢见了拍着手叫:哇,都死(洗)不成了!当时我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
  祖父并不迷信,但在腊月里,是绝对不准我们说不吉利的话的,即所谓腊月腊时的,说话做事都要小心.特别是在大年三十,有很多的忌讳:比如不准骂人、不准说脏话;不能扫地和出门倒垃圾.不然的话,就会骂一年的人、说一年的脏话、一年的财气都会被扫地出门. 年饭前祖父总要在堂屋里的神堂上点燃蜡烛和香火,虔诚拜上几拜.那一刻,我和弟妹们噤若寒蝉,必恭必敬的站在一边看着:祖父是一脸的庄严,在烛光的摇曳里,曲直着他那微驼的背,一双满是老茧的手合十、颤悠悠贴着前额,朝着“天地国亲师位”——顶礼膜拜.我沐浴着温馨的烛香,望着那燃着的香火向上飘逸着的缕缕青烟,揣摩着祖父心底的祝福:大约一定是祈求上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鸿运吉祥、阖家幸福安康之类.仪式结束,祖父就会点燃一支香烟,从柜子里拿出鞭炮:“孙伢子们,炸鞭!”我们自然是无限的欣喜,一阵欢呼雀跃地奔出大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随即响起.
  或许是祖父带着儿孙们的思念走了,也带走了那浓郁的传统习俗的“年味”.此后的“年”,我便觉得趣味大减.父母升格为祖辈,儿孙满堂,大年三十夜欢歌笑语,一大家人团圆欢聚,尽享天伦之乐.尽管温馨依旧,我觉得好像还是缺少那种带有几分神秘的诱惑,那种让人兴奋的欢愉、以及那种蛰伏在心底挥之不去而又难以言说的感觉.
  讲起来女儿就发笑的那一年春节——那是我们第一次在城里过年(宝贝女儿太小不便回老家).年三十我起了个大早,到菜市场去买肉.到菜场后天还没亮,我一看排队的人不是太多,暗自庆幸的舒了口气.哪知道天亮后一看,不由得我倒抽一口凉气,那地下还摆着一长溜的转头!到开始售肉时,一块砖头变成一个人,我便被挤到老后面去了.足足排了几个小时,好不容易轮到我,可什么都没有了!我万分的沮丧,拿着一把“肉票”,站在窗口外久久不肯离去,嘴里还无奈的发着牢骚:“一两肉都没有买到,这年如何过啊!”大概我当时样子很狼狈,一位年纪大的女营业动了恻隐之心,从里面拿出一大块猪排说:“这是给别人留的,大半天了人还没来,肯定不要了,就给你吧!”我一听自是喜出望外,赶紧付钱付票,对那位女营业员是千恩万谢!那年的春节过得是最简单的了,不过象那样过年倒也悠闲,也有几分的浪漫. 后来的”过年“,更多的是一种"盼“的情味,【常回家看看】正是唱出了那种心境.一进腊月,母亲就开始念叨,一边准备着丰盛的年货,一边搬起手指倒计时,盼望着不在身边的儿孙们早日归家团年;在外地的我们,则是归心似箭,一般都是在年三十才风尘仆仆赶回家.宝贝女儿已经几岁了,活泼可爱的女儿成了全家的“欢乐的中心”,年三十的晚上,有时连中央台的春节晚会都顾不上看,就看她的表演.女儿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时而天真的讨好她的奶奶:“婆婆光做事,爹爹光喝酒“;时而纠缠着几个姑姑:“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直闹得爷爷奶奶眉开眼笑,几个姑姑笑得前仰后合.闹完后,高高兴兴举着爷爷专为她扎的”鱼灯笼“,得意的到处炫耀.
  再后来,父亲也离开了我们.父亲不在了,”大家子“的概念几乎有了解体的嫌疑,有好些年,我心里总是泛起一种空荡、缺少依靠的感觉.此后母亲便和我们住在了一起,过年团聚自然就到我这儿了.近两年,母亲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要象以往那样做出一大桌可口的家乡菜肴已是力不从心.加上现今时兴在酒店包年饭,我们也跟着时尚.是大妹妹开的头.而今年的年饭,大妹妹又抢先了.早在一个月前,大妹夫就在”梦天湖“定下包厢.
  在我的感觉里, 这”过年“的味道被流逝的时光稀释着,一部份被思念占据了;一部分被提高了的生活冲淡了;也许还有一部份是自己的心态老了,对一切看的淡了,以至于兴趣索然.
  还是母亲说的对,知足常乐,天天都在“过年”,“年”就无所谓“年”了.
  6到老家找年味
  王玉卫
  不知不觉,又到了年关,一年紧张、忙碌的工作心情一下子释放了很多,汽车飞驰,心总跑在车的前头,嗅着老家的年味,我又来到了生我养我的老家……
  回家过年的感觉真好!这里能找到的童年的足迹,更能寻到属于自己的年味.老家没有钢筋混凝土;没有窥视的猫眼;更没有繁华、喧嚣,这里不是一家门口一面天,而是低矮陈旧的红砖青瓦房,有着牛羊倒嚼草,黄狗欢实鸡鸭满架的安静祥和,满村飘荡着袅袅的炊烟,处处洋溢着泥土的芳芬……
  进入腊月,孩子们就扳着指头,开始了“倒计时”,他们急切地期盼着过年;而我们大人呢,又何尝不盼着过年,只是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不同而已,年轮的岁月不饶人罢了.这时候,只好回家找点年味,打消一年的工作烦恼和劳顿.还没走到家门口,猛然传来了“砰——”的一声炮响,仿佛是从遥远的童年传来的天籁,那是小时候曾在那颗歪脖树下,东庄蒋大叔爆米花的锅响,旋即,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记忆最深的当然是母亲了,她从腊月廿四起,就开始忙碌着,推磨,烙煎饼,做豆腐,蒸年糕……忙得不亦乐乎,常常是鸡啼三遍的时候,就听见母亲推磨的“吱吱”声响,我和姐姐不敢偷懒,揉着睡意的双眼,赶紧起床,帮着母亲劳作,不管多累,心很轻松.此起彼伏的鸡鸣,打破了小村的宁静和黑暗.
  父亲用他那一手漂亮的“正楷字”,有力地支撑着他的门面,左邻右舍,前来向父亲寻“墨宝”、书写春联的乡邻们几乎排成了长队……年三十那天,我们会跟着父亲打下手,贴春联,门上、门框上都贴得红通通的,到处都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到了下午,大人、小孩都围着圆桌,品尝着丰盛的年夜饭……全家人有的在打牌,有的在放烟花、爆竹,有的在海阔天空地闲聊,有的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围在一起包初一吃的饺子、汤圆……真是“年”味无穷.
  老家过年最热闹,最精彩的还是村里的“草台班子”,他们舞狮龙灯、踩高跷、玩旱船……逢集一样的热闹,当锣鼓敲响时,庄邻们无不前往看热闹,感受着过年的气氛.只见那长长的龙灯,忽高忽低、左右盘旋,彰显着吉祥、如意.
  如今的年味也只有老家才能找到,每每此时,我都会提前预订好回家的车票,去细细搜寻和品味老家的浓浓年味.
  希望多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第9题老师
下一页:j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