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子午书简的观后感

问题描述:

2009年子午书简的观后感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气温微凉的中午,我按照抄来的“播出时间表”笔记,准时在11点45分打开了电视,调到了中央十套.一阵简短的广告之后,我终于盼来了自己期待已久的电视节目——《子午书简》.
经过短暂的观察,我不禁觉得《子午书简》这一栏目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古色古香.的确,这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电视节目.古色古香的装潢,古色古香的背景、古色古香的文章……整个节目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充满了古代和传统的色彩.
“欢迎您收看本期的《子午书简》.”通过主持人简单的开幕辞和本期文章的介绍,我终于了解到本期赏读的散文是《儿行千里》,作者是一位晚报记者范春歌.画面陆续切换到了节目现场,在那里,一位端庄的女士正拿着文件夹,坐在椅子上用标准好听的声音朗读着这篇《儿行千里》,一字一句如缓缓的溪水在我心田流过.镜头还不时地转向几张与文章相符合的图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片广阔的牧场,其中一望无际的大地,绿茵茵的草原,温馨的小屋,一切都仿佛令人身临其境,陶醉不已.
通过诵读员娓娓动听的朗读,我也渐渐弄懂了本期文章的大意:“我”为了作报道,好几次要去远行.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自己走在离家路上时,“我”忍不住朝家的方向望了望,竟看到一家人都站在阳台上目送着“我”远去.这使“我”回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同行父亲同样沉甸甸的爱,不禁深受感动,得到了爱的启发.
“多少年过去了,我那些年迈的亲人也陆续地逝世.而今仍在我出门时站在阳台上望着我的,只有母亲.”这句不长不短的叙述性语言,表达的意思却是何等深度,它又书写了一个母亲怎样的品格.当母女分离的那一刻,当母亲望着孩儿远去的那一瞬间,那双慈祥的眼睛又蕴涵着什么呢?抑或欣慰,抑或无奈,抑或悲哀.
说来说去,都还是引申于文章中最为关键的一句:“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想,这句话的大意应该是,孩子即将出门背井离乡,最担忧牵挂孩子的还是母亲吧.写到这里,我又不禁想到了一句俗语:“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啊,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更是这世上最疼爱我们的人.也许光阴的无情会使老人的头发上长出银白银白的发丝,但始终没变的是父母疼我们、爱我们的心;也许岁月的流逝会让这花花世界的一切都为之改变,唯一没变的也是一家人那浓浓的、难以割舍的亲情.
我想,当文中的母亲目送孩子远去的同时,那双慈祥的、含笑着的眼神也一定从此就在作者的旅途中时时注视着她,保佑孩子一路平安,一路顺风.
朗读完文章后,我猜想节目应该也接近收尾了.这时画面出现了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不一会儿才落上了帷幕.我望了望客厅里的挂钟,发现:节目只进行了10分钟.虽然本期《子午书简》结束了,但我却从中受到一个有关“亲情”的启发.
亲情是一束美丽的花,以它的灿烂折射出永恒的企盼;亲情更是一道闪亮的光芒,将爱、欢乐与和谐交织在一起,融成一抹永恒的色彩.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身边的亲情,那么这个社会也许就会从此充满祥和与温馨.通过本期的《儿行千里》,通过这古色古香、雅俗共赏的《子午书简》,我确信自己已经更深一层地了解了亲情的含义.对于这“母爱”二字,我也不禁要说:试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呢?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函数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