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及其地位、意义

问题描述:

老子的思想及其地位、意义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0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当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的影响最深最广最大.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学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最终形成了儒道两家的不同传统,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差异是十分广泛的,但就其最主要的方面而言,莫过于理论上各有偏重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下面分别对这两方面加以讨论.
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论;孔子则偏重于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伦理学.就本体论和宇宙论而言,孔子的思想在这方面基本上是阙如的,而就伦理学而言,这方面也不是老子关心的重点.
老子提出了"道"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并加以系统化的论证.以"道"为核心,老子展开了他的全部学说.特别是其中关于宇宙起源和本体的探讨,以及系统的认识论学说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更是具有"独创性"的"哲学"思想--这里指的不是广义的哲学.毫无疑问,老子的道论开创了中国哲学中的形上学传统,"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范畴出于老子的最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完全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中国哲学能与西方哲学对话,主要有赖于道家,特别是有赖于老子的思想.对此,张岱年先生就曾说过:"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道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 [1]
孔子则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开创者.孔子提出了"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入手来解救社会危机.孔子以"仁"为核心范畴,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建立了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并以此作为自己学说的主体内容.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老子和孔子由于所关注和思考的主要问题的不同,形成了他们在思想理论上各有偏重.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一书中,曾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为标准来评价古代的学说.他在评论孔、孟时认为:"他们于高明方面,尚未达到最高标准";在评论老、庄时认为其哲学"极高明",然于"道中庸"则不足.在冯先生看来,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于伦理道德的领域见长;而老、庄思想的特点和优势则在于"极高明"之形上哲学领域.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所表现出来的儒道两家的文化差异,可谓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之分.
这里需要申明的是,本文所说的"道论"专指围绕"道"进行的形而上之哲学思考,而不是泛指所有关于"道"的言论."道"范畴并非道家的专利,先秦各学派都谈论"道",而且都不在少数,可谓儒有儒道,墨有墨道.不过,诸家之"道"皆为政治、伦理范畴,唯有道家之"道"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就儒家而论,《论语》中"道"字凡76见,多为人伦之"道",且孔子从不谈论"天道",有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2]为证.在儒家学说中,"仁"、"义"、"礼"等都是具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道"则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泛指儒家的最高追求,或曰儒家的真理、主义.士君子都应"志于道",不惜"以身殉道",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 [3]."道"也泛指儒家的所有主张,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 [4]是也,它内在地包含着所有具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这些具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则是"道"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实现"道"的途径与方法.如孔子说:"行义以达其道" [5],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6]"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善的关系,以这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来处理人际关系,便是儒家之"道".因此,不论是孔子的"杀身成仁"还是孟子的"舍生取义",都是"以身殉道".总之,儒、道两家虽然都重视"道",但两家各自的"道"只是符号形式相同,意义和内容却有根本的差异,道家的"道"以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为主,儒家的"道"则为伦理、政治范畴.
有一种很有影响的观点,认为道家注重天道,轻视人事,实际的情况恐非如此.道家虽然善于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道家著作虽然以谈论天道和哲理为一大特色,但终归还要落实到社会和人生中来.如《老子》书中谈天道和哲理要超过任何一部古代典籍,因而说道家注重天道是没有问题的.但说道家轻视人事,恐怕就不合于事实了.以《老子》为例,书中的主要篇幅还是谈社会政治与人生的,有的是直接谈社会政治与人生,有的是从哲理中引出社会政治人生,或从社会政治人生中提升出哲理,有的则两者兼而有之;即使是只谈抽象哲理的语句,就《老子》全书而言,最终也是要为社会人生求得天道观方面的依据和指导.因而老子所开创的道家有着丰富的关于社会与人生的哲理性思想,正是由于道家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与儒家迥异的看法和解决方式,因而才能在这一广大的领域同儒家学说形成互动和互补.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