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耳中人

问题描述:

古文阅读——耳中人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扩展资料
古文阅读——耳中人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
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一曰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俄觉耳中习习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甚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
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译文】
谭晋玄是县里的秀才,他特别信奉道教导引的技术,无论天气寒冷还是酷热,都修炼不停.修炼进行了好几个月,似乎有点进展.
一天,他正在打坐的时候,突然听到耳朵里面有人说话,那声音就像苍蝇一样细微,说:“可以看了.”一睁眼就再听不到了;而再闭上眼又能听到,就像开始那样.他以为是腹中的内丹就要修炼成了,心中暗暗高兴.从此之后每次打坐都能听到那个声音,因此,他决定等再要听到的时候,应该回应并且把它写出来验证.一天耳朵里面又说话了,他就轻轻地回答说:“可以看了.”一会儿工夫,就感觉耳朵里面痒痒的像有东西钻出来.他稍微斜着眼睛看了一下,是一个三寸高的小人,容貌狰狞,就像夜叉鬼一样,顷刻之后就转移到地上去了.他心中暗暗吃惊,姑且屏气凝神观察那个东西的动静.忽然邻居来借东西,一边敲门一边叫他的名字.小人听到后,样子很慌张,绕屋子瞎转,就像老鼠找不到洞一样.
谭晋玄感觉魂飞魄散,再也不知道小人到什么地方去了.于是就得了疯病,叫喊不停,请医吃药修养了半年,身体才渐渐康复.
——选自《聊斋》
——本文选自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500个语文故事》
古文阅读——凤凰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译文】
再往东走500里,有一个丹穴山,山上盛产金子和玉石.丹水就从那里流出来,一直向南流入渤海.丹穴山上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鸡,羽毛有五彩的花纹,名字叫凤凰.凤凰头上的花纹叫德纹,翅膀上的花纹叫义纹,脊背上的花纹叫礼纹,胸部的花纹叫仁纹,腹部的花纹叫信纹.这种鸟,饮食自然,自唱自舞,它只要在人间出现就会天下太平.
——选自《山海经》
——本文选自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500个语文故事》
古文阅读——夸父追日
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欢,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译文】
夸父自不量力,打算要追赶太阳.他追到太阳降落的隅谷的时候,感到口渴要喝水,于是他就赶往渭河去喝水,渭河的水不够他喝,他又准备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没有赶到大泽,他就因为口渴死去了.夸父丢下他的手杖,尸体的肉和油浸渍的地方就长出了邓林.邓林的面积有几千里那么宽广.
——选自《列子·汤问》
——本文选自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500个语文故事》
关尹子教射箭
关尹子是著名的箭术教师.列子跟他学射箭.有一次,列子接连几箭都射中了靶心.他高兴地跑去问关尹子:“老师,我可以算学会射箭了吧?”关尹子反问他:“你自己知道了能射中靶心的道理吗?”列子说:“那我可不知道.”关尹子说:“那不行,你还不能算是学会射箭了,回去再学!”列子回去以后,认真琢磨射箭的道理,又苦练了三年,箭术进步得非常快,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他又去向关尹子报告自己的学习成绩.关尹子还是问他:“现在你知道能够射中靶心的道理了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高兴地鼓励列子:“好!这样你可以算学会射箭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它包含的道理.学射箭应该这样,治理国家和做人更应该这样.”
【提示】
列子虽然接连射中了靶心,关尹子却不承认他学会了射箭.为什么?因为列子并没有掌握射箭的规律.不掌握规律而射中靶心,是偶然的;掌握了规律而射中靶心,才是必然的.关尹子不愧是著名的箭术教师.我们做事情要有成功的把握,就应该努力去掌握规律,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原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1).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2)?”对曰:“弗知也(3).”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4).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5)”
——《列子》
【注释】
(1)请——请教,问.
(2)所以——表示“……的原因”.
(3)弗(f*)——不.
(4)守——遵守.
(5)为——治理.
——本文摘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古文阅读——桃花源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大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得.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一片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准备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终了.以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的人了.
【探究与思考】
1.读了上面的古文你是否觉得古文其实很有意思.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再找类似的古文读一读呢.
2.古文是相对于现代文来说的.读了上面的古文,你能简单地说一说古文有哪些特点吗?
3.从上面的古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成语、寓言故事都是从古文中得出来的.同学们,请为学过的成语、寓言找找来源吧.
4.我们现在使用的白话文是近代才产生的.请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白话文运动的相关情况.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