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赏析要句子赏析

问题描述:

阿里山纪行赏析
要句子赏析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1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此人生可谓快哉!尤其在现代社会,背起行囊去远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而旅游的目的地也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空间.锦绣中华、缤纷世界……倘若有兴致,就拿起笔记下自己的行程,将多一份美好的回忆在心头!《阿里山纪行》就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于1997年畅游阿里山之后所写的一篇佳作.此文为我们展示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读之难忘.其写作上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就让我们做一梳理吧.
  构思精妙之美.
  本文的谋篇布局是颇具匠心的,作者进行了仔细地修润,正如他自己在《我写〈阿里山纪行〉》中所讲“整个文章的毛胚出来了,然后便是细作琢磨、反复修改、润色.”“在篇章结构上,力图向精致化、精巧型的方向发展.”他的目标也的确实现了.
  一首《高山青》风靡大陆各地.此歌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开篇在宴席上轻轻的歌声里,不仅两岸学者的心融合在了一起,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然后主体部分围绕这一点精妙细绘,以游踪为线索,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完整地把整个阿里山的风景记录了下来,使得我们能窥见它的全貌,真正领略阿里山如画的美景.从进山时林海的幽深、森林小火车的古典神韵到进入深山之后的清澈的潭水、静谧的林区、通幽的曲径、无边的森林、壮观的神木……处处如画.最后一段,仍用《高山青》来终结,再次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线穿珠,妙不可言.以歌开头,用歌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全文三大部分,清晰明了,又无故意划分之嫌疑,乍看不觉,读后方悟.
  凤头豹尾之美.
  这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不只是首尾呼应,而且各有千秋,恰合古人所讲之“凤头豹尾”说.
  第一段就像百鸟之王凤凰的头——卓而不群.起笔平淡,由一次宴席中的一句话始,落到一首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歌上面,以悠扬的旋律开启下文.引用宛若天成,不着痕迹.最后一段就是豹尾——短促有力,有戛然而止之美,有回味无穷之韵.它由下山路上不知名的谁哼起的《高山青》的旋律看似无意地回应开头,同时又宕开一笔,写到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使文章平添了几分情趣,波澜顿生.再回过头来归结全文“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的主旨,仅此一句,结束全文,留下无尽遐想.
  过渡巧妙之美.
  文章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按照游踪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依次写下来.但是他不仅避免了叫人生厌的流水帐式的写法,而且通过巧妙的过渡手法,在时间的推移里,让内容逐层深入,令结构摇曳生姿.
  文中,第二段,“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是第一个推进文势的句子,由此作者开始了他的阿里山之旅.“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接着第二个推进文势的句子出现了.“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文章内容进一步加深,并且展开了下面的一系列美丽画卷.,直到神木出现.借助于它们,文章便呈现出层层推进之势,有一种多姿多彩的感觉.
  点面结合之美.
  阿里山是18座山的总称,光森林区就囊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四带,其美景层出不穷.而作者是怎么展示一个完整的阿里山的呢?点面结合的写法功不可没.
  有面——莽莽林海、浓稠云雾,幽深之极,有点——坐在小火车上进山的独特感受;有面——满眼森林,静谧的世界,禅的世界,有点——神木,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作者在移步换景的描写了各个景点的特征后,把这些汇总起来,就出来了整个阿里山的特征:幽深、宁静、清凉、神奇,展示了祖国河山的无限美好.
  语言典雅之美.
  作者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这一点在文中有充分的体现.那典雅的语言之美真可谓“掷地作金石声”.
  例如:“亭午时分”出自郦道元的《三峡》,“入云深出亦沾衣”出自唐诗张旭的《山中留客》,“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诸如此类的语句很多,他游刃有余地把自己的积淀发挥得淋漓尽致.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读者有更多的收获,得到更多的启发.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
下一页: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