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各自思想中对待妇女的态度是什么?

问题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各自思想中对待妇女的态度是什么?
其中,儒家的三纲五常是在汉朝是形成的,春秋时期的儒家应该是沿袭周礼的,所以希望能给个正确点的,不要一上来就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
墨家,法家,道家中对待妇女的态度是如何,请给点参考的史书,最好说一下第几章.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1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
  各家学派在理论上没有专门论述,但是有对于女性态度的说辞.《道德经》中有几处提到女性的,用女性的“柔”、“静”等作喻,说明“道”的特征、作用等.《南华经》有一句批判自从私德流行以来妇女地位下降的话,是李耳对颜回的厉声训斥:“而今乎妇女,何言哉!”《伦语》不乏对女性的鄙夷态度,如“妇人之仁”.
  学术是学术,在各学者的生活圈中,他们还是没有差别的,一样地爱戴自己身边的女性,尤其体现在对母亲的态度上.下面谈老子和孔子各自的故事.
  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一起长达五年的王位争夺战,中央各职能部门官员纷纷离京避乱,李耳所在的国家图书、博物院亦是如此.李耳回到鹿邑,亲自耕种于蒙山南麓.蒙山庄园应该是当初周室分封于李家的公卿田亩.老莱子归居在家,侍候年已七十有余的母亲,“极其甘脆”而奉之,故老母亲“言不称老”.他还“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以取悦老人家.有一次老莱子“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目的也是“以娱亲意”.这些被儒家称作“孝”.“纯属为概念,”道家说,“我不知道何谓孝,我只知道善待而已.”
  王室内战结束已久,政治氛围缓解,李耳终于告别留落生涯,在七十多岁某年再度走马相邑府.这次不再是贬谪,而是升任,而且是破例升任,因为李耳早已年过七十,七十岁是周朝法定退休年龄.这属于“拨乱反正”政策的补偿措施吧!——期间,六十六岁的孔子周游列国,求仕不得,又一次在相邑见到老子,是第五次问礼.孔子风尘仆仆地走了几千里,到了城外求见老子.此时的老子已无心于世事,并作出决定在退休后西去隐居,所以这次可说是老子和孔子最后的会面.这次孔子主要是向老子述说自己怀才不遇、处处遭困的悲哀经历,以及孔母过世、丘却未能临终相见的痛楚.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