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由初唐开启盛唐的桥梁意义

问题描述:

分析由初唐开启盛唐的桥梁意义
晚唐和晚唐各有怎样的风格特点?
春江花月夜的桥梁意义体现在哪里
不要太长的分析,简单明了最好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3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据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然而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宫体诗以宫廷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造成诗国的黑暗,遗下无数罪孽.南朝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诗歌完全成了荒淫腐朽生活的点缀,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袭了南朝文风,诗人们“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开国创业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那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的气魄.李世民对诗人张昌龄的文藻很赏识,但张昌龄等应进士科不第,李世民问原因,考官说他们文风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认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同时入霸诗坛,称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中起到了开拓作用.文武双全的裴行俭对四人却十分轻视,说士人要有远大前程,首先靠器识,其次才是文艺.王勃虽有文才,但浮躁浅露,不象享受爵禄的材料.杨炯大概可以做个知县,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错了.这些评说足见新诗的发展道路艰难.对打破宫体诗的束缚、铺平新诗发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贡献的,杜甫评四杰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评价既是对当时诗坛基本态度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四杰诗的确评.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宋之问、阎朝隐等宫廷幸臣成了诗坛上一伙把头式人物.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