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大班小班儿童在幼儿园一日交往情况,列出各自特点,分析其道德和社会性发展水平

问题描述:

观察大班小班儿童在幼儿园一日交往情况,列出各自特点,分析其道德和社会性发展水平
1个回答 分类:政治 2014-10-2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品德和社会性在个体发展中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为发展的.社会性发展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制约着品德发展的程度;而品德的发展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们两者在个体发展中是有机统一的.
(1)社会性发展水平制约品德的发展程度
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制约品德的发展程度,这是由社会性的基本性质决定的.社会性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社会性发展促使个体以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和实践中来,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包括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并促使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品德结构趋于完善.
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制约品德的发展水平,也是由社会性的基本内容决定的.个体社会性既包括了自我认知、自我意识等自我系统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社会交往及社会规则的学习与建构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个体的品德发挥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品德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阶段的社会性发展任务均与该阶段的品德发展相互关联,并决定该阶段品德发展的速度、水平和方向.处于“狂飙期”的初中生,由于其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品德心理也随之而表现出相应的动荡性和反复性.
归根到底,社会性发展是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个体社会性的发展,才会有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品德的发展受社会性发展的制约.
(2)品德的发展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个体对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把握和建构,而社会道德关系则是社会关系中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品德又恰恰是个体直接内化这种社会道德关系、并反映这种社会道德关系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因此,品德作为个人心理特性是社会性发展中的核心.
这种核心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社会性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形成良好的品德.
2)品德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了人的社会性发展.
(3)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性
个体的品德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是有机统一的,不但统一在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上,而且统一在个体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上.具体来说,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在发展阶段、发展时间、发展内容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性.
第一,从个体的发展阶段上考察,个体的品德发展总是与其社会性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品德发展任务.如进入青春期后(11、12岁-14、15岁),青少年开始面临一系列心理危机,品德发展也表现出半成熟性和半幼稚性并存、内部矛盾多而复杂、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等特点;到了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在自我同一性课题的确立过程中,青少年的品德发展趋于成熟.
第二,从发展时间上考察,个体的品德发展稍迟于社会性发展.儿童的品德是在个体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后逐渐形成的.
第三,从发展内容上考察,内容上的包涵性决定了社会性发展中有品德发展的任务.社会性所揭示出的个体良好的行为方式,例如,能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选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能从社会主流价值观出发,做出成熟的道德判断;从集体利益出发评价自我或他人的道德行为;对自己采取客观态度,不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绪;公正、健康地与人合作,对他人的权利和行为予以适当的关怀等等,这些典型的社会性发展任务,正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集中反映.
第四,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源具有一致性.人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都离不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遗传为人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使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出某种先天的倾向性.而环境、教育则规定了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现实性.社会公共生活及实践活动是人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了鲜活的社会环境,就不会有心理发展的源泉,也不会有人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源泉.
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性提示,对品德的考察须结合个体特定年龄段的典型的社会性发展特点,不可分割品德与社会性之间的联系,孤立地看待品德的发展.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