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的心愿是什么?

问题描述:

中国孩子的心愿是什么?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1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心愿.而且这个心愿往往成为其梦想起飞的最真实DNA.
但现实是几乎没有成年人真正在乎.
在这个阶层分化、贫富对立严重的社会,寒门子弟在十八岁之前只允许有一个心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孩子满足家长这个千篇一律的要求,他们就可以获得与之匹配的一切:各种营养品的无限供给,所有家务劳动的免于承担,甚至带有奖励性质的寒暑假去未来的理想归宿——北大清华游览.
在读书这个主渠道之外,总有一些孩子在应试的战车上过早出局,沦为差生,家长们还需要两手准备:有条件的准备银子努力将自己无法在应试中胜出的孩子送到海外,更多的人则需要让孩子掌握一门才艺.
这个夏天,忙完高考、中考、择校的各年龄段的中国孩子,赢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在家长的带领下,在为下一次残酷的打拼进行着厉兵秣马.
在广电总局将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驱赶到夜深人静的时刻后,暑期成了他们扩大收视的黄金时刻——因为孩子们放假了.这些节目宛如社会报考艺校热潮的延伸,借助全民卡拉ok狂欢积聚的草根麦霸,向孩子们展示着学业不好另外的关键出路:有才艺才配有梦想.
当下至少有十几档各类歌舞节目在激烈地PK.一夜成名的渴望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将孩子们的激情瞬间点燃.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处境和自己无比相似的人,在经受了导师和编导反复折腾后,成为万众追捧、身价倍增的新星.
事实上,这样的角逐比高考还要残酷,还要遵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成功学逻辑——在一个学会唱歌比掌握知识的年代,靠才艺崛起更容易获得缺乏起码人文启蒙的孩子们的认同.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本应多元的社会生态便从青少年形成了逼仄的二元成才模式:要么成为优秀的考试机器,要么成为歌星舞神.相较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今天的进步还是显著的:除了应试,还有歌舞.
麻烦的是,这个时代稀缺的人才却是创新型的科研人才,是懂市场的企业家,是有人文素养的社会管理者.其稀缺的背后除了社会选拔机制和价值导向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启蒙的失败.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身上都隐藏着独特的禀赋和才华,都有属于自己的梦幻和特长.
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伟大理念,2000多年后,为了捍卫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在高考唯一的准绳下,有教无类异化成无视社会需求的荒诞应试比拼,而因材施教则被学校、家长、社会改造成无视孩子兴趣特长的才艺训练.
一个被无数验证的规律是:一个孩子只有被充分地尊重其爱好,发现其特长,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社会优秀的人才,但现实是自认为万能的灭绝师太,按照同样模式对其进行格式化,导致所有的爱好和特长被集中,孩子们被洗脑,然后完成了盲从和适应,上大学以后再踏上发现自我的苦旅——有不少成功的幸运儿,但代价是绝大多数的湮灭.
从这个角度上说,
深圳卫视2013年新版电视真人秀节目《饭没了秀》严重值得推荐.这档节目最大的社会意义在于直击当下教育的痼疾,去努力发现孩子们最初的心愿和特长,并以鼓励的姿态,帮助通过平等的交流方式,让孩子去坚守去彩排.
这是一档试图以孩子为真正意义主体的节目.作为节目品牌的主要标识,宝宝的“童言无忌”和大胆真实的外景真人秀一直备受全国电视观众的钟爱.因此,“愿望清单”版本的节目将延续《饭没了秀》一贯“快乐、励志、向上”的节目风格,充分利用节目十年的品牌吸引力,稳固以往的家庭收视群体,持续增加观众对节目的好感和黏着度.并坚持以“孩子”为主体,紧紧围绕“愿望”这一主题,贴近当下社会背景,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丰富的孩子世界的图谱.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